火灾逃生的误区-打湿毛巾,捂住口鼻,从楼梯逃生,这是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。但是事实上,如果真的这么做了,很可能将自己推进了“火坑”。
一、原路脱险
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。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,一旦发生火灾,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逃生,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,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。殊不知,此时也许已失去最佳逃生机会。因此,当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,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,以备不测。
二、向光朝亮
在紧急危险情况下,由于人的本能、生理、心理所决定,人们总是向着有光、明亮的方向逃生。但是,这时的火场中,90%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、跳闸等,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的逞威之处。
三、盲目追随
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,极易因惊慌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,当听到或看到有人在前面跑动时,第一反应就是紧紧地追随,而不管是否有出口。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、跳楼,逃(躲)进厕所、浴室、门角等。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。
四、惯性思维
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,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,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: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,越高越危险,越低越安全,只有尽快逃到一层,跑出室外,才有生的希望。殊不知,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,盲目地朝楼下逃生,岂不是自投火海?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,在发生火灾时,如向下无路可逃时,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、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。这种习惯心理还表现在,发生火灾时人们只会朝经常使用的出入口和楼梯疏散,即使那里已挤成一团,还是争相夺路不肯离去。
第一诀:不入险地,不贪财物。
生命是最重要的,不要因为害羞及顾及贵重物品,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、拿走贵重物品上。
第二诀:简易防护,不可缺少。
家中、公司、酒家应备有防烟面罩,最简易方法也可用毛巾、口罩蒙鼻,用水浇身,匍匐前进。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,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。
第三诀:缓降逃生,滑绳自救。
千万不要盲目跳楼,可利用疏散楼梯、阳台、落水管等逃生自救。也可用身边的绳索、床单、窗帘、衣服自制简易救生绳,并用水打湿,紧拴在窗框、暖气管、铁栏杆等固定物上,用毛巾、布条等保护手心、顺绳滑下,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。
第四诀:当机立断,快速撤离。
受到火势威胁时,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、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,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、乱冲乱撞。撤离时,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。当火势不大时,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,若通道被烟火封阻,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,逃到天台、阳台处。
判断火情。
若是家中起火,应立即逃离。若起火部位在自家之外,用手先试一下门把手及门是否灼热。如果不觉得热,可用身体和脚抵住房门,小心地将门开一条缝,观察门外火情。若烟雾弥漫,热气由门缝逼进灼热难耐或用手伸到门外上方感到热气逼人,应立即关闭房门,向房门泼水,并用湿棉被、毛巾等物品封住房门,以暂阻火势蔓延进家。若门不热,表明火势不大,应尽快离开房间,并随手关门。如果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,要立即退回室内。
利用空间。
在室内空间较大而火灾占地不大时可利用这个方法。将室内(卫生间、厨房都可,室内有水源最佳)的可燃物清除干净,同时清除与此室相连室内的部分可燃物,清除明火,对门窗的威胁,然后紧闭与燃烧区相通的门窗,防止烟和有毒气体的进入,等待火势熄灭或消防部队的救援。】
棉被隔火。
时间来得及的话,可用浸湿过的棉被(或毛毯、棉大衣)披在身上逃生。家中有婴儿的,可用湿布轻蒙在他的脸上,一手抱着他,一手趴在地上爬行逃出。
攀爬转移。
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,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、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、转移到另一人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。还可通过攀爬至阳台、窗台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、雨篷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。房间外墙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时,有能力的人,可以利用管道逃生。但要注意一次下滑的人数不宜过多,以防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。